幻灯四
幻灯三
幻灯二
幻灯一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>主页 > 五项公开 > 招商指南 >
美刊谈歼-9为何失败:单发战斗机超过2.4马赫,全
美刊谈歼-9为何失败:单发战斗机超过2.4马赫,全球无人做到

歼9模型

歼-9战斗机,是上世纪70年代中国研发的一款高空高速歼击机。但是由于性能指标要求过高,最终在1980年下马,连原型机也没有制造出来。

有关歼-9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架空,是军事爱好者们热衷于探讨的一个话题,在国外也有着一些探讨。美国“军事观察杂志”网站就提出了独特见解,认为歼-9的失败在于“至今从没有一款单发战斗机,速度能超过2.4马赫”。

美刊谈歼-9为何失败:单发战斗机超过2.4马赫,全球无人做到

歼9战斗机

歼-9的过高速度指标:从2.4马赫增到2.5马赫,再到2.6马赫

歼-9的立项研究是从1966年开始的,先后由沈阳飞机设计所(601所)和成都飞机设计所(611所)负责研制。但是在10多年的研制过程中,歼-9的性能指标几番改动。

歼-9和歼-9的设计初衷是一样的,都是作为“米格-21的放大型”,其中歼-8采用双发方案,而歼-9采用单发方案。在最早确定的《歼9飞机设计方案》中,设计指标定为:最大马赫数2.4,升限21000米,最大爬升率200米/秒,最大航程3000千米,作战半径600千米,续航时间3小时。

美刊谈歼-9为何失败:单发战斗机超过2.4马赫,全球无人做到

歼9的早期方案

最初由601所负责研制时,通过风洞试验对歼-9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,首先确定了两侧进气的正常布局三角翼方案,即“歼-9Ⅳ”方案。1969年,歼-9的研制工作转移到了成都,改由611所负责。歼-9的方案又先后改为歼-9V和歼-9Ⅵ方案,最终确定为鸭式布局、腹部或两侧进气的方案,外形酷似当时刚诞生的瑞典萨伯-37战斗机。

1970年6月,航空工业领导小组在北京专门开会审查歼-9方案,当时对性能指标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:作战半径900~1000千米,重量13吨,使用过载8G,升限25000米,飞行马赫数2.5,即历史上所说的“双25”方案。然而到了同年11月,当时的空军领导再次提出更过分的指标,要求歼-9达到“双26”,即最大马赫数2.6,最大升限26000米。

如此一来,歼-9就必须用单台发动机实现这个前无古人、而且后无来者的高指标!

美刊谈歼-9为何失败:单发战斗机超过2.4马赫,全球无人做到

速度超过3马赫的米格-25

单发战斗机无法超过2.4马赫?

美国“军事观察杂志”网站关于歼-9的文章颇为简略,但是对单发战斗机试图实现2.4马赫以上的指标,却一针见血地指出——历史上从未有人做到!

从喷气式战斗机的历史来看,这个说法确实是事实。

尽管不少单发战斗机最大速度超过2马赫,但是2.2-2.3马赫似乎是一个极限。能超过2.3马赫的,几乎都是双发战斗机。例如,双发的F-15A可以达到2.5马赫,苏-27可以达到2.35马赫,米格-25更是可达到3.2马赫。单发战斗机里,F-16、米格-21、“鹰狮”、F-104、F-105等等几乎都是刚好卡在2马赫及格线上。

美刊谈歼-9为何失败:单发战斗机超过2.4马赫,全球无人做到

瑞典萨伯-37战斗机

单发战斗机里速度最快的,当属米格-23、幻影F-1和幻影-5,前者某些型号可达到2.3马赫,两种幻影战机则能达到2.2马赫。但它们似乎已达到一个速度极限,1980年后世界上基本再没出现超过2.3马赫的单发战斗机。像号称单台发动机推力最大的F-35A,最大速度竟然只有1.6马赫。

单发战斗机提升最大速度的效果,为何不如双发战斗机?其实道理并不复杂:推动同样级别的机体,双发动机总推力肯定大于单发,虽然会额外增加机体重量,但推力增加值要大大高于总重量增加值。所以,双发战斗机的增速优势要比单发战斗机好得多。

美刊谈歼-9为何失败:单发战斗机超过2.4马赫,全球无人做到

歼10与歼9

战斗机采用单发方案时,往往是为控制飞机的总体重量,但单发战斗机的诸项性能往往不如双发。

所以说,单发设计应该只是轻型战斗机的选择。如果一款战斗机过度追求高空高速指标,或者追求重型化,那么采用单发设计是违背规律的。米格-23和F-35,是单发战斗机里在重型化和多用途方面做得不错的,但令人诟病的问题也非常多。

然而,歼-9的设计要求比米格-23还要更夸张。歼-9与米格-23相比,空重更大(13吨对9.5吨),但发动机最大推力相差无几(122千牛对127千牛),因此几乎不可能远超后者。在这种情况下,不要说达到夸张的“双25”或“双26”指标,即使是最初的2.4马赫指标,也是非常困难的。

美刊谈歼-9为何失败:单发战斗机超过2.4马赫,全球无人做到

 

另外,担负歼-9实现高速指标的大推力发动机——涡扇-6,研制过程也是很艰难的。尽管造出了原型机并进行了大量试车,但是歼-9下马后,大型涡扇-6的适配机型不复存在,所以也在1984年下马。

由此可见,“没有单发战斗机能超过2.4马赫”的结论虽然简单粗暴,却是若干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总结,隐藏了战斗机发展的一些残酷规律。